【专业剖析】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给水排水和地基处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专门人才。
【比较优势】
土木工程专业依托“土木工程”和“工程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学科点,“工程力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岩土工程”🌏、“工程力学”两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现有教师31人(教授17人🧑🏼💻,副教授12人,讲师2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一半以上具有海外名校留学研修经历😱。国家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另聘有包括1名院士在内的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
承担了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大量的科研项目🛌,近年来,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百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荣获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北京市精品课程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材奖2项,出版教材🪂👨🏻🦽、专著50余部。
【主要课程】
土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学、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岩石力学与工程🔊、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制图🤬、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原理、流体力学🦛、钢结构基本原理、建筑工程(双语)、岩土工程(双语)、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土木工程测试方法与技术、城市规划🎿、隧道与地下工程、道路工程🤏、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岩土工程数值方法等40余门课程🚣🏼💳。
【人才培养】
本专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基础工程与地下工程、道路工程🧒🏼、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进行相关工程设计、施工、组织管理、设备配套及操作的基本素质⛅️;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结构分析与设计、工程材料、基础设计及地基处理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有关建筑机械、电工、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研实践】
在学期间👩🏻🌾🫲,学生参加生产实习🕵🏽♀️、认识实习🚴🏻♀️、计算机应用实践👴🏽、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此外,本专业依托产学研合作方式,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举办国内外专家论坛🧜🏻♀️,鼓励学生成立科技创新项目小组开展科研实践。2013年🚵🏽♂️,专业本科生荣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团体特等奖👳🏼、一等奖、个人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加筋土挡墙及砌块面板设计大赛一等奖;首届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第七届首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等奖项。
【国际交流】
作为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教育委员会挂靠单位,专业已成为国内国际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与知识创新基地和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申请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进行交流学习👨🔬。
【未来发展】
本专业毕业生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可以在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建筑材料、石油、水利、能源等部门与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工作🎅🏻,近几年整体就业率在98%以上,国内外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的比例达50%以上。
【知名校友】
蔡美峰🤦🏽♀️👩🎓,国家教学名师🩺,现担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教育委员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矿油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兼采矿分会会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培养方案】